第四届EESA储能展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光储充大会
2025年8月13-15日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链储未来:“区块链技术+储能”趋势展望

2025上海储能展会|第四届EESA储能展来啦!600+展商、150000+专业观众8月邀您参与!展会详情咨询周经理:17612171361(同微信)

2025上海储能展会|第四届EESA储能展来啦!600+展商、150000+专业观众8月邀您参与!展会详情咨询周经理:17612171361(同微信)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行业作为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储能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储能电站的数据标准性、数据安全性、数据真实性、数据与储能电站可融资性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挑战。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智能合约等特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撑。
本文摘自《2025中国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和挑战》,如需获取完整版报告可点击小程序链接下载。
(1)储能行业的核心挑战
储能电站的核心在于其安全性和长期运营稳定性,其设备需要稳定运行十年以上,这要求从设备出厂到全生命周期的充放电历史、充放电数据实现可信计量、使用和流转。然而,当前储能行业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数据安全问题是首要痛点。电池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充放电记录、温度变化、故障日志等敏感数据,若通过传统中心化系统存储,存在被篡改或非授权访问的风险。
其次,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行业协作的难度。不同厂商的数据标准各异,企业间难以实现数据互通。再次,数据碎片化与追溯难题则影响资产价值的精准评估。电池从生产、使用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中,数据分散在不同环节的系统中,形成信息孤岛。某虚拟电厂运营商曾因无法追溯分布式储能单元的实时状态,导致电力调度效率低下,凸显数据整合的必要性。
最后,行业互信机制缺失则是更深层的挑战。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用水平差异大,交易合规性难以保证。中小运营商因缺乏可信数据支撑,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长期融资授信,制约了资产配置与业务扩展。
(2)区块链+储能技术方案
区块链技术通过构建可信的数据基础设施和自动化流程,为解决上述挑战提供了系统性方案。
首先,区块链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可追溯性。通过将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的运行数据(如健康状态、充放电次数、温度、充放功率等)实时上链存储,企业可形成不可篡改的数据链。金融机构可基于链上数据评估资产价值,从而为中小运营商提供融资支持。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还通过可信数据积累降低了金融风险。
其次,智能合约推动业务流程自动化。在虚拟电厂运营中,能源调度、交易结算等环节通常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且易出错。某虚拟电厂运营商引入区块链技术后,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电力供需的实时匹配与自动结算。例如,当分布式储能单元的电量达到预设阈值时,系统自动触发交易并分配收益,减少中间环节的摩擦成本。这种去中心化模式尤其适用于多主体参与的复杂能源网络,显著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
最后,区块链支持资产数字化(RWA)与流动性释放。通过将储能设备或虚拟电厂容量映射为链上通证,大型资产可被分拆为小额份额进行交易。某虚拟电厂运营商尝试将储能容量转化为数字资产,依托区块链确保底层数据的真实性,成功吸引绿色投资基金入场。这种模式不仅增强了资产流动性,还为行业探索出轻资产化运营的可能性。
总之,区块链技术通过可信数据基础设施重构能源价值链,在多种场景下提供应用价值,为储能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创新引擎。在储能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区块链构建了穿透式监管体系,从电池健康状态到充放电记录的链上存证,使金融机构可基于可信数据模型开展资产证券化融资,破解中小运营商融资困境。智能合约驱动虚拟电厂进入自运行时代,能源互联网平台通过自动化电力调度与毫秒级结算系统,将分布式储能响应速度提升至秒级,交易摩擦成本降低60%。更深远的影响在于RWA数字化创新,当储能容量被映射为链上通证后,资产持有者可通过发行首单绿色数字资产,实现重资产轻量化运营。
(3)“区块链+储能”应用案例
在实际应用中,区块链技术已经在储能行业展现了其重要价值。
区块链技术在BMS领域的应用价值尤为突出。作为储能电站的核心组件,电芯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包括生产信息、充放电记录、维护历史等)均可上链存储,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这种创新管理方式不仅提升了电芯使用效率,更为其利用回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实现了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例如,某BMS厂商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电池资产可信化管理。该厂商客户长期面临数据分散、融资困难等挑战。由于不同电池厂商的数据标准不统一,终端用户难以整合数据以评估资产价值。为此,该厂商推出基于区块链的电池资产管理平台,通过嵌入式工具将电池健康数据(如循环次数、容量衰减)实时上链,并构建跨品牌的数据可信模型。平台上线后,客户可基于链上数据生成资产运营报告,为金融机构提供动态风险评估依据。某储能电站运营商通过该平台成功实现20组电池资产的数据上链,管理效率提升30%以上。同时,可信数据的积累帮助其获得超4000万元融资授信,显著缓解了资金压力。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资产透明度,还推动了保险服务的创新——保险公司可根据链上数据定制差异化保单,降低赔付争议风险。
表1区块链+BMS应用效果
数据来源:蚂蚁数科官网:《2025蚂蚁数科案例集》
注:案例摘自《2025蚂蚁数科案例集》某电池资产全周期运营商,数据只代表该企业在特定场景下的效果,不具普遍代表性,不作为同类企业实施效果的承诺或保证,具体业务成效应以实际应用场景评估为准。
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助力虚拟电厂增效增收。在虚拟电厂技术服务领域,企业可利用专业机构提供的专业算法和平台支持参与电力交易和辅助服务,促使工商储能收益达到最大化,加速设备回收周期。此外,借助可信账单与智能合约,企业可极大程度简化了账单管理、对账以及收款流程,有力推动数据的可信流转与交易探索,在融资场景技术服务中也可以精准地向资金方传递储能电站的电池健康度、收益等关键信息,助力融资需求的顺利实现。
例如,某厂商在搭建基于虚拟电厂和电力交易的综合能碳服务平台后,已成功帮助100多个位于长三角地区的站点接入虚拟电厂服务,并借助“loT+区块链”技术,实现了设备数据的可信采集与流转,为资方和保险公司的建模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该厂商已实现上链的储能设备容量达200+MWh,显著增强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与可靠性,为构建以“源、网、荷、储”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通过该模式,企业每月能够节省5%以上的用电成本,不仅有效降低了用电支出,还大幅提升了绿色能源的利用率,有力推动了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表2区块链+虚拟电厂解决方案
数据来源:蚂蚁数科官网:《2025蚂蚁数科案例集》
注:案例摘自《2025蚂蚁数科案例集》某能源电池资产管理运营商,数据只代表该企业在特定场景下的效果,不具普遍代表性,不作为同类企业实施效果的承诺或保证,具体业务成效应以实际应用场景评估为准。
最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功能为储能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交易模式变革。通过预设规则和条件,智能合约能够自动执行电力交易和结算流程。例如,当储能电站电量达到预设阈值时,合约可自动触发电力销售并将交易记录上链。这种自动化、透明化的交易机制,不仅提高了交易效率,还增强了交易的可信度。未来,在新能源全面入市的背景下,区块链在电力交易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
(4) “区块链+储能”未来展望
区块链与储能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行业生态,其未来发展方向可从技术、模式和政策三个维度展开。
技术层面,跨链互操作与AI融合将释放更大潜力。随着跨链技术的发展,储能资产数据可与电力交易平台、碳市场实现链上交互,形成多场景协同的能源互联网。同时,人工智能(AI)算法可分析链上存储的海量数据,实现电池寿命预测、故障预警等高级功能。例如,BMS厂商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对链上数据建模,系统可提前识别电池性能退化趋势,并大幅降低故障率降低。
模式层面,资产通证化与共享经济将成为主流。通过将实体资产转化为链上数字权益,企业可吸引更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某虚拟电厂运营商的实践表明,通证化不仅提升了资产流动性,还催生了共享储能等创新业态——用户可通过租赁链上通证临时获取储能容量,无需承担固定资产投入成本。未来,储能电站与电芯资产的标准化将进一步推动二级市场发展,形成万亿级数字化资产池。
政策层面,标准化建设与监管框架需同步推进。各国需加快制定区块链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标准,包括数据接口、隐私保护和碳足迹核算等。例如,欧盟正在探索将区块链纳入绿色金融监管体系,要求新能源项目披露链上碳数据以获取补贴。同时,监管机构需明确数字资产的合规边界,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鼓励创新。
社会层面,区块链将推动能源体系的民主化进程。通过去中心化平台,普通用户可参与储能资源交易并分享收益。例如,某虚拟电厂运营商允许家庭储能设备所有者通过链上平台售电,其收益直接打入数字钱包。这种模式不仅增强了用户参与感,还加速了分布式能源的普及,为实现“人人可参与、人人可受益”的能源未来奠定基础。
综上,储能行业正站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节点。区块链技术通过构建可信数据生态、优化资产流动性并创新商业模式,为解决行业痛点提供了系统性方案。从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到虚拟电厂能碳服务,从数据安全加固到资产高效流转,区块链的应用正在为储能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技术成熟与政策完善,“区块链+储能”将推动能源系统向更高效、更公平的方向演进,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引擎。

特别鸣谢

蚂蚁数科是2025年白皮书的核心编撰单位之一,深度参与了白皮书的撰写与修订工作。

蚂蚁数科介绍

蚂蚁数科是蚂蚁集团科技商业化的独立板块,2024年4月开始独立运营。蚂蚁数科起步于蚂蚁链,并在区块链领域拥有全球最多的领先技术和专利。除此之外,还持续打造了多个商业化的产品品牌,包括mPaaS、SOFAStack、蚁盾ZOLOZ等。蚂蚁数科的核心科技能力和业务始终致力于帮助企业更好地拥抱数字时代。

 

END

赞(0)
第四届EESA储能展|2025年8月13-15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上海储能展 » 链储未来:“区块链技术+储能”趋势展望

第四届EESA储能展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光储充大会

第四届EESA上海储能展将于2025年8月13-1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观众人次15万+,展商数量600+。此次盛会旨在汇聚全球储能领域领军企业及专业观众,共促储能产业链端各环节的紧密合作,助推行业创新进步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位预订申请展位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展位预定